4月28日,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,海南礦業員工李勇被授予“全國勞動模範”稱號。
鋼鐵裁縫 匠心閃烁
在石碌鐵礦地下采礦場的井巷裏,有着一位“鋼鐵裁縫”,那就是李勇,海南礦業石碌鐵礦分公司地下采礦場維修三組組長、焊工主管技師,主要負責地下采礦場所有設備的焊接修復與維修工作。
紮根礦山35年,從19歲技校畢業至今,從露天開采到地采采掘,他手持焊槍,以“鐵裁縫”的匠心守護着礦山設備,帶領班組創造了連續8年修理品質零問題、零返修的奇跡,诠釋了新時代产業工人的擔當。
數字見證堅守,數字見證擔當。作為班組長,李勇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,總是沖在設備搶修的最前頭。他帶領全體組員認真貫徹“安全第一,預防為主,彙總治理”的安全生产方針,克服井下設備維修的種種困難,嚴格把關設備檢修品質,有序推進地下采礦場設備檢修、技藝革新、優化整改、修舊利廢、班組建設等各項工作。班組連續四年獲評“公司模範班組”,致力為地下采礦場設備穩定運行與安全生产保駕護航。近5年來,李勇完成振動放礦機等設備襯板更換1414塊,切割製作計量鬥、箕鬥等各類襯板720塊,製作井下護欄1616米,完成項目修復3000多項,設備故障搶修3186次,提出合理化建議60余項,完成小改小革76項,修舊利廢36項。在2022年至2024年三年間,參與完成27項重大技藝攻關項目,年節約成本2481萬元,多提礦130萬噸。他所參與的勞模工作室團隊創新項目技藝攻關,先後有6項獲國家知識产權實用新型專利,為公司鐵礦石穩产達产、經濟效益提升、技藝創新優化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技藝要傳承,責任也要傳承。李勇致力於把班組管理工作做到極致,以技藝創新、崗位競賽為抓手,以推動學習型班組建設為目標,以“師帶徒製”為形式,采取一幫一、一幫二的有效途徑,培養了10多名青年後備維修人才,他堅持做好技藝傳、幫、帶,在工作實踐及日常技藝培訓中對班組同事、青年新員工傾囊相授焊工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藝技能。在連續三年的公司技運會焊接技能競賽中,班組參賽員工包揽了比賽前三名,其中3人代表公司參加海南省自貿港職工焊工技能大賽決賽。2022年,維修三組被海南省共青團授予“青年安全生产示範崗”。作為“勞模創新工作室”和“技能大師工作室”成員,培養新一代年輕焊工始終是他追求的目標。他積極做好學員的技藝培訓工作,堅持因材施教,先後培養出90多名焊工,為海南自貿港和公司註入了新鮮的焊工血液。
數十年如一日不是重復,而是技藝、經驗與責任的累積和叠加。今年年初,54歲的李勇積極響應公司號召,支援非洲馬裏布谷尼锂礦項目建設,跨产業助力新能源賽道擴展。“一帶一路”上,李勇繼續拿着焊槍,踏上了新的旅程,鋼骨焊花绽放,勞模精神閃烁,中國匠心輝映。